我們選擇從 3 個層面來定義“品牌”:
1 戰略層面
品牌是溢價和杠桿,說白了就是讓品牌的擁有者賺更多的錢。同樣一款皮包,愛馬仕和沒有品牌的品牌,消費者更愿意給予愛馬仕高得多的溢價。這溢價,其實就是品牌價值的體現。
2 社會效應層面
品牌是一種信用保障機制。就像一個人如果沒有登記在冊,沒有名字、沒有身份證,那么這個人即使犯罪了,也無法追蹤到他。一個產品沒有品牌,即使質量出了問題,消費者也不知道該怪罪誰。
3 技法層面
打造品牌,無非“內容+渠道+時機”。這樣的組合,為所有想要打造品牌的人提供了線索和框架。我們在打造一個品牌時,切忌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,一定要記住品牌的目標。
負面輿論——尤其是惡劣的品牌丑聞
競品——當你無法勝過競爭對手時,可能就需要品牌升級了
企業合并——如果你的品牌和其他品牌合并了,維持原有品牌不變可能就行不通了
品牌戰略調整——原有品牌不再適用,需要研發新的產品,對市場重新定位
當然,進行品牌升級的理由千千萬。但進行品牌升級之前,最好還是想想品牌面臨的具體挑戰和難題,以及升級之后的品牌如何幫助解決這些問題。這樣你就可以避免走入“為了升級而升級”的誤區。
如果現在你正考慮對品牌進行升級,很有可能是有一定原因的。
選擇品牌升級的一個最普遍時機是——品牌形象顯得陳舊時:“如果銷售乏力又缺少新鮮創意,那么重塑品牌形象很有可能讓品牌煥發生機。”
另外,還有一些比較適合進行品牌升級的情況:
現有品牌形象成為企業的負擔——可能有很多針對品牌的負面輿論,而現有品牌logo和形象已經無法為企業證言了
市場變化——就像上面Yahoo的例子一樣,當公司發覺用戶期待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時,品牌就該考慮升級了。但是,實際操作時一定要做得比雅虎強才行
開拓新市場——現有目標市場已經不能滿足公司發展的需求時,就要開拓新的市場了
品牌轉型——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,完全顛覆之前的品牌戰略
無論哪種情況,在進行重大決策之前進行認真思考都是非常值得的。如果你只是看膩了現在的品牌logo,而企業業務仍蒸蒸日上,那么品牌升級就不太合適了。
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品牌升級,肯定會大有裨益。
◆第一,精品化;
作為新一代消費主力的 80、90
后,“獎勵自己”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消費動機。而且,這個動機并不會因為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,無論每個月收入多少,他們都希望“獎勵自己”,都希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品質高高的、感覺棒棒的。
也就是在近期,出現了“花式秀早餐”、“美美的運動內衣”、“多肉植物”這些以前完全不會流行的東西,而這些東西恰恰承載了 80、90
后對于高品質生活的追求。
◆第二,差異化;
我們已經度過了那個吃不飽肚子、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,消費已不只是買一個東西那么簡單的了,除了實實在在拿到手的東西,還需要身份的認同、群體的歸屬感、無與倫比的體驗等等。因此,一個品牌一定要找到它的差異點,不能人云亦云。否則,年輕人是不會買賬的。
◆第三,新審美化;
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獨特的審美觀,年輕人的審美已經和長輩們完全不同了。拿表情包舉例,80、90
后的表情包特點是“蠢萌賤”,而長輩們常用的表情包則完全是另一種畫風。
◆第四,擬人化。
人跟人之間是有溫度的、有感情的,所以要做一個有溫度的品牌,就必須擬人化。像米其林輪胎這個品類,因為其卡通形象以及米其林美食排行榜,這個品牌就變得讓人印象深刻。
現在,你應該已經知道——只有在切實需要時,才應該進行品牌升級了。品牌升級需要建立目標,更需要帶來效果。
在進行品牌升級的過程中,你要能夠根據目標來衡量相應的效果和進度,能清楚地監測銷售表現(如果可能的話)。但對于品牌認同和網絡反饋,我們又要怎樣來衡量呢?
得益于科技的不斷發展,品牌知名度的衡量正變得越來越簡單。你可以在網絡或社交媒體上看到網友的反饋和意見。如果品牌升級順利,你很快就能知道。
我們將根據您的需求,提供適配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。